首页 行业 查看内容

万亿城市追逐战:无锡追青岛 天天微动态

2023-02-06 07:41:58

来源: 每日经济新闻

原标题:万亿城市追逐战:武汉超杭州,宁波追天津,无锡追青岛

按头部、腰部、尾部来划分,座次均迎来不小的变化,重庆晋级全国经济第四城,武汉取代杭州成为第八城,青岛无锡继续“缠斗”,福州、西安上演“双杀”……当然,对于万亿GDP城市而言,座次的变化不仅是数字标签,还往往预示着区域经济能级乃至城市发展动能的提升。从更大范围来看,还有哪些城市实现逆袭,有哪些城市“跌落”?站在万亿门口的城市们,谁又将率先晋级?

截至目前,全国主要城市2022年成绩单已陆续出炉。2022年中国没有新晋万亿级城市,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。


(资料图)

在现有的24座万亿城市中,有11座GDP增速跑赢全国大盘(3%)。其中,福州预计GDP增速将达到5.2%以上领跑万亿城市,长沙、西安、武汉也均在4%以上,成为区域格局的“挑战者”。

按头部、腰部、尾部来划分,座次均迎来不小的变化,重庆晋级全国经济第四城,武汉取代杭州成为第八城,青岛无锡继续“缠斗”,福州、西安上演“双杀”……

当然,对于万亿GDP城市而言,座次的变化不仅是数字标签,还往往预示着区域经济能级乃至城市发展动能的提升。从更大范围来看,还有哪些城市实现逆袭,有哪些城市“跌落”?站在万亿门口的城市们,谁又将率先晋级?

深圳突破,渝汉晋级

在24座万亿城市中,上海、北京是一对耀眼的“双子塔”。即便经济增速不及预期(-0.2%、0.7%),但是2022年仍然实现GDP 44652.8亿元和41610.9亿元,稳居全国前两位。

从经济增长极来看,在投资和消费受较大冲击的同时,新兴动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。比如,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41.6%,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43.0%。

作为经济第三城,深圳以32387.68亿元的成绩完成逆转。2021年,深圳首破3万亿,但增速(6.7%)却在GDP十强城市中垫底。而今,深圳GDP增量(1722.83)、增速(3.3%)分别跃居第1、2位,尤其工业占GDP比重(接近50%)多年来首度实现回升。

与此同时,深圳首次成为规上工业总产值(4.55亿元)、全部工业增加值(1.1万亿)“双第一”的城市。作为“工业第一城”的有力争夺者,苏州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.36万亿,全部工业增加值预期突破万亿,同样不容小觑。凭借强劲的工业支撑,苏州2022年GDP猛增千亿,达到23958.3亿元。

在苏州身后,成都GDP一举跨越两万亿台阶(20817.5亿元),是24城中唯一完成万亿节点跨越的城市。同样是依靠新兴动能支撑,2022年成都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,智能电视、锂电池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.8倍、5.1倍,新能源汽车、城市轨道车辆分别增长47.2%、65.4%。

从GDP十强城市来看,新的座次为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苏州、成都、武汉、杭州和南京。其中,重庆以广州两倍的GDP增量(1235.01亿元)锁定胜局,2022年重庆和广州GDP分别为29129.03亿元、28839亿元,相差约290亿元。

武汉也凭借近乎杭州两倍的GDP增量(1149.67亿元)一举完成年度反超。2022年,武汉、杭州的GDP分别为18866.43亿元、18753亿元,前者跟后者拉开113亿元的距离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武汉和杭州的经济增速分别是4%和1.5%,前者远高于后者。尤其是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十分亮眼,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5.7%,比上年提高19.0个百分点。

不过,重庆和广州,武汉和杭州,两两差距均未超过300亿元。可以预期,第四城和第八城的争夺依然是2023年GDP十强阵营中的最大变量。

宁波突围,福州泉州“双杀”

在万亿城市腰部,区域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样激烈。

近年来,宁波、青岛、无锡间的“三国杀”跌宕起伏:经济排名反复易位、交替领跑,却谁都未能彻底压制对方,真正拉开差距。2020年,三城之间最大差距不过38亿元,最小差距仅有8亿元。

不过,2021年以来宁波“单飞”的趋势异常明显。2021年,宁波年度名义增量达2186亿元,凭借14595亿元的GDP坐稳全国第12位,迎来十年追赶超越的“高光时刻”;2022年,宁波实现GDP达15704.3亿元,名义增量依然超过千亿元。

从“三驾马车”来看,宁波经济增长动能强劲,投资、消费和进出口增速分别达10.4%、5.3%和6.3%。其中,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十强,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(12.6亿吨)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。

这使得宁波与青岛、无锡进一步拉开差距,即便是原本“紧随其后”的青岛也被甩开800亿元的距离。直面压力的还有天津,作为新的“攻擂者”宁波与天津只剩下600余亿元的差距。若宁波维持住每年一个千亿台阶的“攻势”,今年天津与宁波将有一战。

在宁波“单飞”之后,青岛、无锡仍然“缠斗”在一起。2022年,青岛、无锡分别实现GDP达14920.75亿元、14850.82亿元,经济增速分别达3.8%、5.4%。依托经济高速在增长,无锡和青岛的距离再次贴近至不足70亿元。

另一组比拼围绕着中部城市长沙与郑州展开。同为为中部“第二城”的候选者,去年上半年,郑州反超长沙,前三季度长沙又以184亿元的微弱优势扳回一局。

目前两市本地官方部门尚未发布最新数据,但根据银川市统计局发布的“炎黄九省区暨西部五省会城市综合统计信息月报”显示,郑州2022年GDP达12934.69亿元,增速仅为1%。长沙则凭借4.8%(预计)的经济增速领领跑万亿城市。在这种背景下,郑州逆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在它们身后,“1.2万亿”阶段正在成为一个越发拥挤的赛段。其中,凭借经济增速4.7%领跑全国的东南大省福建成为最大赢家。

2022年,福建福州、泉州GDP分别为12308.23亿元、12102.97亿元,有望同时超越济南(12027.5亿元)、合肥(突破1.2万亿)完成两次晋级。

“从宏观面来看,福州和泉州去年几乎没有发生大的疫情,前者作为省会拥有很多国企总部,后者民营企业发达,本地千亿级产业链受疫情和国内外形势影响较小。”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城叔分析,这是福州和泉州能够在万亿城市中能够“逆势上游”的重要原因。

西安逆袭,“准万亿”都有谁?

在万亿城市阵营“尾部”,一场精彩的反转大戏如期上演。

从2020年突破万亿开始,西安一直在万亿城市阵营“垫底”。2021年,西安市实现GDP为11486.51亿元,彼时,西安距离23位的东莞167亿元,距离22位的南通338亿元。

不过,2022年西安(11486.51亿元)凭借4.4%的增速一举逆袭,超过南通(11379.6亿元)、东莞(11200.32亿元),晋级全国第22位。

从工业支撑来看,西安凭借13.9%的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万亿城市,而南通、东莞工业增加值增速仅分别为5.1%、-1.3%。

从“三驾马车”来看,外向型经济主导的东莞进出口受挫明显,南通则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,而西安社消零总额负增长,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(10.5%)明显。

关键词:

最新新闻
回顶部